第112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2章
柏氏的聲音很輕, 但由於青平館內一片寂靜,二樓書畫社門口眾人,包括站得稍遠的若雲公主都將這話聽了個一清二楚。
雲秋本是一副懲處惡人、大義凜然的表情, 乍然聽見柏夫人這麽說,他眼睛倏然瞪圓, 像坐在酒樓茶肆裏聽見了什麽驚天逸聞。
襄平侯又是接連喊出三句“不可能”大聲否認,恨不得給他和柏氏行|房的時間地點、細則都喊出來。
若是換了中原其他女子,此刻多半要羞臊死,但柏氏來自苗疆, 且不是一般女子。
她半點不覺有什麽為難, 反而後退一步、諷刺地將方錦弦上下一番打量後, 道:
“您說這些, 自己不覺得可笑麽?哪個不良於行的男子能如您所說做到龍|精|虎|猛、身強體壯的?如何有孕、能否成事, 這——不都由我說了算麽?”
她不說這話還好, 一說這話襄平侯的臉上登時開了染缸, 再能言善道的嘴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旁人久經朝堂,多少能在這種時候控制住臉上的表情。而房梁上的烏影聽得興致勃勃, 要不是下面都是漢人官員、士兵,他可真像跳下去拉住柏氏, 要她細說說。
小陶雙手捂住嘴,憋得整張臉都紅了。若雲公主反而是恍然大悟,點點頭暗暗一握拳:
對, 回去就告訴昭兒姐姐, 話本子還能這樣寫。
跟他們不同,雲秋可是平生第一回經歷這樣的事, 他忍了半晌,最終沒忍住, 噗嗤一下笑出聲——
惹得太後皇帝頻頻回頭看他,李從舟無奈,只能給小家夥藏到自己身後去。
雲秋被他護著,笑得更加放肆,腦袋磕到李從舟後背上,雙手揪著他的袖擺笑得整個人都在顫。
李從舟無奈一嘆,盡力挺直了腰背站穩,對著眾人也是面無表情,側臉的冷漠弧度簡直和寧王一模一樣。
雲秋這一笑,襄平侯臉上的表情也難看起來,像是受到了莫大的屈辱,當即就要對柏氏動手。
他不良於行多年,曾經卻也是手腳健全、善於騎射的皇子、將軍,而且心氣高、殘廢後還一直連手上功夫。
雖說這一路羈押上京身上的暗器都被沒收了,但近距離擰斷一個人的脖子還是不在話下。
若換旁人,此刻定然已經被他扼住喉嚨弄死了,但柏氏多少算他的枕邊人,這麽些年也算熟悉他手段。
方錦弦眼神一變,柏氏就足尖點地後退了好幾步,叫方錦弦這一擊直接撲了個空。
而候在一旁的大理寺官兵也反應過來,急忙圍上前給方錦弦一下摁倒在地上。
可方錦弦即便殘了雙腿,這時候也爆發出來強大的內勁、幾乎四個人都摁他不住。
“是誰——?!是哪個畜生?!你怎麽可以這樣?!枉費我這麽信任你!你竟懷個孽種來壞我大事?!是誰,到底是誰?!”
柏氏聳聳肩,乖乖伸出雙手讓士兵給她戴上鐐銬,而後,才轉頭、對著方錦弦露出殘忍一笑:
“你永遠不會知道。”
方錦弦楞了楞,而後更瘋狂了,他一下用力掙脫開身上壓著的士兵,用手摳著地上的絨毯:
“烏昭柏你回來!你告訴我!到底是誰?!你收回去,你說這孩子是我的,是我的孩子!你回來——!”
然而柏夫人看都沒看他一眼,往前走了幾步後,還反過來回頭催促押解她的士兵,“我們走。”
事情鬧到如今這個地步,大理寺卿和其他兩位長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還是一齊跪下:
“太後,皇上,您們看這……?”
太後剛才已經擅專過一回,這次便主動讓皇帝來講,皇帝搖搖晃晃由三陽公公扶起來,半晌後咬牙道:
“方氏,罪大惡極、妄圖攥權奪位,以下犯上、忤逆奢僭,外結西戎、內蔑百姓,賦斂苛暴、毫無憐憫之心。著廢其侯爵尊位、籍沒家產,罪行曝於宗室朝堂以警眾卿。”
皇帝說完這些,身體已有些搖搖欲墜,最後是由兩名宮人並強撐著最後一口氣繼續道:
“卿等……明正典刑後,就拉到麗正坊登聞鼓檢院門口,俱五刑吧……”
俱五刑是俗稱的大卸八塊,比梟首示眾、腰斬、戮刮之刑還殘忍些,錦朝開國二百多年來,可只有不超過三人適用此刑。
不過皇帝的性子到底還是內斂,沒有當場嚷嚷出一句五馬分屍。太後搖搖頭,深覺便宜了方錦弦。
征西將軍方林遠錯信小人,念著兄弟情啟用名不副實的方林圖,以致數萬士兵命喪、山河淪陷,百姓流離失所。
貞康皇後顧念親情,留容本該因罪苦役的方林圖之女方月,最終導致自己被堂妹害死、一屍兩命。
先帝顧及皇室顏面和自己的體面,知道容妃方月罪行後卻只是處死她,命令有奪嫡執念的方錦弦出嗣,以致縱虎歸山。
而皇帝……
太後搖搖頭,他也因自己的錯信和失察,害死了昭敬皇後和自己的兒子,教訓也算是刻骨銘心了。
她搖搖頭,正準備讓皇帝處置之後的事,他要回壽安殿去,結果還未開口,皇帝就搖晃了兩下,忽然嘔出一口血。
“陛下?!”
“皇兒?”
三陽公公著急扶住皇帝,轉頭又急急忙忙喊了句:“叫太醫——快去請太醫啊!”
皇帝視線模糊,看見焦急走過來的太後、寧王,還有許多宮人太監,他的手往上伸了伸,最後卻什麽都沒抓住,兩眼一翻、就失去了意識。
坐在房梁上的小陶楞了楞,當即就轉過頭去想叫烏影帶他下去——他就是大夫,能處理緊急情況。
但烏影卻皺眉,對他搖了搖頭。
漢人朝廷麻煩,他們在這兒看熱鬧可以,但若是突然出現,無論救不救得了人,都會被有心之人攻訐。
小陶絞著他的衣擺,最後憤憤不平地咬了烏影手臂一下——他就說他不想來,但偏這蠻子非要帶他來!
烏影被咬,臉上表情扭曲,但他忍住了一聲沒吭,只等著小陶:小沒良心的,這麽好的看戲位置,他都沒帶別人來呢!
兩人眼神交鋒,下面書畫社裏卻已經亂成一團,太後只能緊急吩咐人給人犯包括若雲公主先羈押回去。
然後給皇帝先挪動到距離青平館對面的太子青宮裏,封鎖消息、靜待太醫到來。
寧王本來是想留下來幫忙的,但太後搖搖頭拒絕了,老太太用下巴一指那邊的李從舟和雲秋:
“帶孩子們先回去,別叫這些腌臜事嚇壞了。”
得到這般旨意,寧王當然是樂於奉旨行事,他抱拳拱手謝過太後,轉身就過來帶著兩人離開。
直到遠遠走出錦廊,他才看了眼大半身子藏在李從舟身後的雲秋,搖搖頭,露出個笑容,“你啊……”
——能說服太後拿出牌子,配合他們作這場戲,最後還給皇帝弄得吐血。
他家秋秋分明還是和從前一樣,慣會闖禍的。
不過能讓方錦弦那惡人伏法,讓皇帝認清楚此人面目,也算是大功一件。心腹大患去了,這麽辦很值。
所以,寧王給雲秋他們倆送上馬車後,就讓他們先回府,讓蕭副將帶隊護送。
雲秋唔了一聲覺得奇怪,挑開車簾仰頭眨巴眼睛看向他,“那阿爹你要去哪?”
寧王側首,回報給他淺淺一笑,“去陶記。”
雲秋一楞,想攔的時候寧王已經打馬跑出去好遠,他縮回來吐了吐舌頭,趴到李從舟肩膀上發大愁:
“……我這樣,真不會再變成紈絝麽?”
而李從舟只是摟著他悶悶笑,覺得前世今生直到這一刻,他才是真正的踏實了。
紈絝便紈絝吧,反正寧王府養得起。就算養不了,雲秋自己有錢,花自己的錢辦自己想辦的事,紈絝些也沒什麽不好。
“母親請先生到家裏來了,回去重新定日子,還有大婚的喜袍、喜服,都要重新量制。”
李從舟撓撓他下巴,“這之後,可還有得忙呢。”
雲秋唉了一聲,確實是還有好多事情要忙,除了他自己的婚期,還有之前很多想著可以回來解決的:
蔣駿辦完羅虎的喪事後,比他們提前了三天到達京城,除了羅氏族人的消息,還帶回來個七歲的小男孩。
這孩子姓羅,算是羅虎的遠房侄子,當年羅家落難,羅氏族人不是不願幫忙,而是大家的條件都不好。
蔣駿本來是要和雲秋商量後才決定要不要過繼羅氏族人的孩子給羅虎的,但那時候雲秋被方錦弦擄走了。
所以事情最後是李從舟和曲懷文等人定的,最後還是帶了這個孩子回來,交由城隅司一起養贍。
由於當時這個建議是雲秋提出來的,所以他作為保人得專程去一趟、訂立契書。
還有盤下來的布莊,掌櫃和夥計的人選其實早都定好了,但由於東家一直沒回來,所以開業之日也沒定。
生絲那邊雖然有周承樂和曲懷文替雲秋看著,但現在他好起來了,也還要去交割、收貨。
雲秋思來想去,決心躲個大懶。
直接給點心拔擢成經理大管事,以後錢莊、解行、善濟堂、油鋪、酒樓和布行上有什麽事,都只用找他。
榮伯、朱先生、馬掌櫃、沈敬他們幾個共同成為協理,幫著點心處理一應的事項。
點心當然願意替雲秋分憂,只是他去理會這些事後,雲秋身邊可就無人照料了。
“那就讓遠津先跟著你,”李從舟出主意,“遠津是跟著點心學的,一應事項也不會差。”
“啊?”雲秋奇了,“遠津照顧我,那你呢?”
李從舟聳聳肩,他從小在報國寺都是親力親為,回王府的一段時間裏也沒人在旁邊照應,“沒事的。”
遠津也保證,他一定會好好照顧雲秋。
但王妃和王爺知道這件事後並不同意,王爺身邊是有兩名小廝,他是當即就給那名叫元光的撥了過來。
王妃也幹脆讓白嬤嬤住到寧興堂,替他打理飲食起居,“你們倆孩子,怎麽遇到事還是不跟家裏商量?”
王妃一邊給他們布菜,還一邊指了指站在遠處的王府管事,“要是忙不過來,管事也可以借給你們。”
雲秋忙說不用,這怎麽使得?
不過最後他們還是拗不過王妃,白嬤嬤和元光都留在了寧心堂,老管事也可以隨時聽點心的調遣。
李從舟還是帶遠津出去,方便他在外應付,也讓朝臣們記住遠津的模樣,算是為了以後的政事鋪路。
雲秋這邊就乖乖窩在寧心堂內,每日看看賬、聽聽各鋪子掌櫃和管事的事,日子也還愜意。
婚期改了又改,最終定在七月十日,那是個上上大吉日,而且按照風水先生的說法,是合了雲秋他們的生庚,最適宜嫁娶。
新房經過商議後,幹脆布置在了棲凰山上的別院內——這樣既不用挪動雲秋,也不用改變寧心堂和滄海堂。
別院裏,也能有近半個月的時間重新布置,安排合適的人手。寧王當初買下這個別院就是為了送給雲秋,如今倒正好名正言順,直接就給官牙辦了地契更疊。
婚宴就在王府內辦,那些什麽跨火盆上花轎的東西,王妃直接略去,只留下了叩拜天地父母的三拜禮。
到時候賓客們留在王府吃席,世子和世子妃就單獨去別院,無任何人打擾地過他們的小日子。
為此,寧王專程走了一趟棲凰山上的皇城司,和那位指揮使兩人拼了三百壇酒,以險勝半碗的戰績,換得對方答應——會替寧王世子和世子妃提供保護。
王妃則負責擬定宴請的賓客名單、派送請柬,以及安排來往賓客所在的坐席、住宿等等。
鎮國將軍前日已經遞了折子,七月十日必然能趕回到京城,而四皇子聽說李從舟成婚,也跟著遞了奏疏。
惠貴妃能不能出宮前來還未可知,多半可能要照顧年幼的九皇子分不開身,所以徐家這邊也就暫定是三席。
寧王自從出嗣以後,就主動和皇室裏其他成員保持著距離,親近者不多,只邀請幾位興趣相投的朋友,比如同知將軍段巖。
剩下大量的賓客都是問了雲秋和李從舟,李從舟那邊簡單,就是送請柬到報國寺,請圓空大師他們。
圓空大師和幾位高僧沒給出明確的答覆,唯有明義師兄滿口答應,樂呵呵說一定會到。
至於烏影和他的屬下,李從舟早早單獨給他們留了一桌,讓他們能在婚宴上吃個盡興。
雲秋這邊除了自己鋪子、田莊上的掌櫃、夥計一應人等,還邀請了陳家村長一家和陳婆婆。
曹娘子家的曹屠戶、胡屠戶,還有一些曹家人雲秋也讓曹娘子請了,然後還有崇禮齋的關學正他們。
姚家油鋪、錢莊解行兩邊的折扇店、分茶酒肆、食肆的老板都收到了邀請,宴春樓的老掌櫃也發給他請柬。
還有蘇馳、小陶一家、白帝城的尤獻、曲懷玉和五公主、曲家幫諸人以及輔國大將軍一家人。
宴會的飯菜、酒水原本是王府準備自己辦的,但雨老板和曹娘子他們幾人商議後,攬下了這個活計。
宴驚鴻歇業一日,專程到寧王府上準備菜品,山紅葉也新釀出好幾種酒,寧王嘗了是讚不絕口,還提前管她定了不少。
這麽一趟折騰下來,寧王世子要成婚的消息倒是在京城中不脛而走,許多親貴和官員都送上了賀禮。
宮中太後更是按著親王成親的例,備了兩倍的厚禮,惠貴妃和宮裏的一應嬪妃都送了好多東西。
只是皇帝病著,甚至還不太清明,太後就做主以皇帝的名義賞賜了一些庫房裏有成雙成對好意頭的東西。
而在眾多皇子公主送來的賀禮中,五公主的十分特別,她送來了好大一口書箱,裏面打開竟然全是她搜羅來的各種話本子。
李從舟一看見那封皮上花花綠綠的書就頭痛,倒是雲秋蠻喜歡,高高興興打賞了幫忙送禮的小白,然後又指揮人給書匣擡進寧心堂。
雲秋不想自己成婚給掌櫃夥計們帶去負擔,所以告訴他們不要單獨送賀禮,人來就成。
但掌櫃、管事和眾多活計還是各有各的主意,都多多少少送上了一份自己的心意——
小邱帶著鋪子裏差不多年紀的小廝、小姑娘們買彩繩、彩線編了一大串祈福繩,上面栓滿吉祥鈴和福牌。還放到京城慈雲觀裏供奉了一天,算是添點喜氣。
方錦弦被俱五刑那天,小邱、烏影他們幾個都去湊熱鬧看新鮮,小陶則建議雲秋別去、看這種場面對安胎不好。
於是李從舟就帶著雲秋去了報國寺,給李書生和月娘重新修繕的合葬墳上了三炷香,告訴他們——惡人已經伏誅。
後來過了很久很久,少說是一兩年後,雲秋才從小邱那兒聽來刑場的細則——
說方錦弦在大理寺獄裏就想過自戕,本想一頭撞死,但他雙腿殘疾又戴著重枷,撞了好幾回都沒成功。
行刑當日裏鼻青臉腫、五官模糊,手指甲也因為他自己用力摳地面而剝落了好幾個,總之外貌看上去是人不人、鬼不鬼。
俱五刑一般是先挖眼,再割耳、割鼻,然後是割手和刖,在犯人遭受巨大痛苦時,再斬首、剁開軀幹。
可方錦弦所做之惡事太多,劊子手的家人們也是死在那三年的大疫內,他們幾人暗中商議,故意改換了行刑順序,將斬首調換到最後。
於是,那日到登聞鼓檢院刑場圍觀的百姓就看到——已經沒了鼻子、耳朵,眼睛瞎了,手腳分離的方錦弦,被劊子手攔腰砍斷。
斷開的上半|身軀幹還在刑臺上扭曲地往前爬了一段,最後才被砍下腦袋,可謂是痛苦異常。
雖然那幾個劊子手事後受到了三衙首領的責問,但並未具體受到什麽懲罰,百姓們反而很高興惡人伏誅。
雲秋他們在祭龍山上的同一日,皇帝終於緩慢轉醒,太醫們都說他是激怒之下氣血攻心,那口血嘔出來就沒事,往後也只需慢慢調養。
但他自己總覺得沒什麽精神,就算是到惠貴妃宮裏抱著九皇子逗弄,也時長會看著那孩子發呆。
旁人都在擔心皇帝的身體狀況,唯有惠貴妃給孩子從他懷中抱起來,提議要他去皇陵看看昭敬皇後和八皇子。
皇帝當時未發一語,但後來還是從明光殿傳出消息,說他預備要去皇陵掃墓、祭祖。
德妃劉氏對此多少是有些惶恐,畢竟她跟隨陛下這麽多年,還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她帶著兒子媳婦,還有剛出生的小皇孫,專程去惠貴妃宮裏請安,並詢問陛下的具體狀況。
“姐姐給心放回肚子裏,”惠貴妃笑了笑,“陛下沒事,只是需要時間來接受他自己。”
德妃聽著,還是有些惶恐不安。
於是惠貴妃只能將她的註意力引到孩子和孫子身上,從側面告訴她——即便陛下真有什麽事,她還有兒子可以仰仗。
德妃雖然聽不懂惠貴妃的弦外之音,但好在三皇子妃聰敏,一點就透,後來一段時間德妃果然看上去安定了許多。
只是,只是這種安定並沒能持續太久,皇帝到皇陵中拜祭過先祖後,繞到自己的帝陵前,卻發現了若雲公主早已冰冷的屍體。
公主一頭撞死在為昭敬皇後所立的神道碑前,身邊還有兩個脖頸上有割傷的婢女。
經查,若雲公主那日被思箏公主帶出來後,不知從何人身上摸到一枚腰牌,然後喬裝改扮出了湖心。
那時候皇帝吐血昏厥,太後要顧及後宮和前朝,所以湖心的守備一時有疏漏,就讓若雲公主鉆了空子。
她一路輾轉,沒有搭乘馬車,用自己的雙腿走到帝陵,那兩個宮女後來被發現,是負責擦碑的宮人。
她們倒下的方向是頭朝外、腳對著神道碑,而仵作驗屍也證明——兩人都是被人從後一刀割喉,作為兇器的刀,也在若雲公主倒下不遠處找到。
仵作和前來檢查的郎官推斷,這兩位宮人應當是發現了若雲公主,驚慌之下想要轉身去叫人,結果為公主所殺。
若雲公主頭上的血染紅了神道碑,她就那麽倒在碑下,沒有留下一點兒只言片語。
皇帝看著女兒的屍首,久久無言,最終只是命人收斂遺骸,按規矩附葬到她生母順宜皇貴妃的地宮內。
從帝陵回來的第三日,朝參。
一直稱病的文太傅這日卻破天荒出現了,他形容消瘦、病骨支離,卻手持笏板邁步出來,參了寧王一本。
他當然承認方錦弦的罪孽,但卻指出——寧王欺君犯上,事先並未通告皇帝陛下相關事項,以致皇帝嘔血。
還說朝堂上的兵馬人手便罷了,宮禁之內——寧王能調度的人手也多,太後行事也有幹涉朝政之嫌。
文太傅這麽說了,不少禦史也紛紛應和。
寧王聽著全無所謂,一攤手道:
“那挺好,這寧王位誰愛當誰當,我這就入贅徐家,銀甲衛和殺人莊,你們幾位大人自己去管理吧。”
文太傅楞了楞,舒大學士忍不住皺眉上前,“陛下你看,王爺他現在就是在威脅您——”
皇帝坐在金座上,看看自己弟弟,他了解淩錚,這人癡戀徐宜,讓他革名玉蝶去入贅徐家他是做得出來。
倒是文家、舒家……
皇帝閉了閉眼睛,在心裏暗自嘆了一口氣,再開口聲音沈穩,“幾位愛卿所奏之事,先稍後放一放,朕這裏,倒是有些要緊的事情要與諸位講——”
他揮揮手,讓三陽公公給奏折拿出來。
原來是老宰相龔世增預備告老還鄉,已經退還了官袍等物,只等皇帝圈批。
“老宰相病了多年,也確實年事已高,朕預備允準,加封一等文忠公,並賜黃金百兩許他返鄉。”
這話一出,舒黨和文黨的臉色都不好看。
尤其是舒大學士,他和文太傅交換眼神——這樣大的事,他們怎麽從未聽說?
朝臣們正議論紛紛,那邊三陽公公又往外呼喊,宣了太子、戶部的林瑕,以及一應江南官員上殿。
這下,舒大學士沈不住氣了,他轉頭看向文太傅,聲音壓得很低,“太子回來了?怎麽您沒告訴我?!”
文太傅掩口咳了兩聲,臉色更白,他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情,卻因牽動了病勢,咳喘更急。
太子大踏步走進來,先帶著一眾官員跪下給天子行了叩拜大禮,然後才轉頭看了文太傅一眼:
“太傅沈屙如此,倒不如跟龔相一般,早些回鄉修養。以免勞心傷神,折在朝堂之上。”
文太傅原本只是掩口嗆咳,聽見他這話,因病深陷的眼眶裏、那雙渾濁的眼眸倏然瞪大,他顫抖起來,滿面不可置信。
太子說完這句話後,卻再不看他一眼,徑直再拜叩首,“父皇,兒臣幸不辱命,在江南查到了這些年朝廷修繕錢款的去向以及貪墨眾多官員名錄。”
“還有,水源中的蠱蟲問題,也已經得到控制和解決,這些是整理好的證據和奏疏,還請父皇過目。”
三陽公公立刻派了小太監給那些東西都帶上來,呈到禦案上。
皇帝看見兒子回來,而且瞧他眼神鋒利、言辭間大有和文黨、舒黨割席的姿態,便明白——太子經過這一番歷練,已經有所割舍、成長。
“皇兒辛苦了,快起來——”
皇帝起身繞過禦案,親自下來給太子扶起,然後又讓太子身後的隨臣平身。
“兒子不辛苦,林大人才是真正的辛苦,他不良於行,卻堅持親自到田間山林窪地沼澤,好幾次涉險。”
“還有江南許多位大人,他們都幫了我很多、教會我很多。只是孩兒不孝,父皇病了、兒子星夜兼程,卻沒能近前侍奉……”
皇帝擺擺手,看著兒子很是欣慰,“小病,不妨,皇兒在江南替父親看顧百姓,才是要緊事。”
他們父子倆相扶到禦案前,皇帝又按著兒子肩膀上下給人一個打量——
先帝愛面子,而他盲目的仁善間接害死了許多人。原本他還覺得自己這個兒子文弱、沒有決斷,總是被文太傅這個舅舅用親情左右。
如今看來,太子去一趟江南當真是跟換了個人似的,竟能一反常態當眾諷刺文太傅。
從前看這孩子,皇帝只覺他仁善過度、昏懦有餘,無勇謀、不善斷,若不加歷練,將來很容易被外戚控制。
只是淩予檀是他和昭敬皇後文氏唯一留下來的孩子,也是他僅剩的嫡子,太子之位,他還不想許給別人。
如此一拖再拖,再想著用帝王心術禦下,最終至於寧王和他之間僅剩君臣,文家、舒家更自詡“太子黨”,在許多朝政要務上造成了阻礙。
如今太子既然回來了,他也便正好將朝政大事交給太子處理,去江南一趟他已經有了名望,如今,也該是立威的階段。
想清楚這些,皇帝拍拍太子的肩膀,讓他坐到禦案下首,然後讓三陽公公繼續宣讀聖旨:
宰相龔世增告老,特地寫了一封密折給皇帝,向他分析了朝堂之上的利弊,說需要有人來革除朋黨舊弊。
此人的人品不一定要太貴重,甚至不需要是什麽老臣、德高望重之輩,關鍵要不畏強權、敢於使用非常手段。
龔世增說他年老,門下的門生也多少參與了朋黨,他思來想去,向皇帝推薦了戶部正二品司長蘇馳。
自然,他也在信中坦言——雖然蘇馳確實在他家長大,但後來他去西北所行的一切事,宰相並不知情。
而且龔世增也給皇帝點出了戶部的局勢——戶部尚書之位空缺,蘇馳和林瑕的才能都不小,只是林瑕主持籍冊改革,更適合戶部主政。
蘇馳年輕,做宰相位本來不能服眾,可他要戰功有戰功,要文才有文才,而且人機敏又辯才無礙,正好能彈壓朝堂上所謂“太子|黨”。
皇帝思量再三,最後遵循了老宰相的建議,給蘇馳拔擢為正一品當朝宰相,統管文武百官;而林瑕因其在江南的建樹,升遷為戶部尚書。
文太傅等人根本來不及反應,太子就給出建議,說太傅病重、多年也未能料理六部,重新推舉了一位在納言閣的寒門宿儒來繼任。
至於納言閣這邊,太子根據在江南查到的線索順藤摸瓜,也一應裁撤了一批涉事官員。
雖說明面上是因為江南河道工事貪墨案牽扯導致的罷官,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批官員裏,可有非常多舒家的黨羽。
後來,七月份,有人看見舒大學士怒氣沖沖被拒之青宮之外,而文府也並未許他進門。
在太子成婚一年後,青宮裏終於傳出喜訊——正妃嚴氏有孕,而皇帝也在同日罪己、告病,將幾乎所有的朝政大權交給了太子來處理。
有太子監國,以蘇馳為相的這班朝堂算是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特殊時期,世家子弟不再如從前那般高高在上,寒門清流也能與之分庭抗禮。
襄平侯,或者說方錦弦和他的殘黨,也由太子主理,給出了相應的處罰——
西南大營的統帥楊參,為脫罪籍,在明知方錦弦陰謀的情況下為了一己之私、瞞而不報,以致釀下大禍。
本應處以極刑,但念在其之後心懷愧疚、也在此次西川城事件中積極配合,念其多年守邊,便功過相抵。
革除其在軍中一切職務,除罪籍返鄉養老。
侯府生還下來的幾個影衛,斬首的斬首、刺配的刺配,今年上剛入府的那批奴仆則放還本家。
至於柏夫人,大理寺獄和朝堂對外公布的消息,是說襄平侯夫人死在了獄中,實際上,卻悄悄恢覆了她的本名——烏顏柏。
雲秋本來要留她參加他們的婚禮的,若不是她最後在小舟上的照顧,他肯定不能平安等到救援。
結果,烏顏柏拒絕了,她摸摸自己已經明顯凸起的小腹,說了句叫人意味深長的話,她說:
“苗疆的孩子,還是應當誕生在苗疆,這樣才能受聖山庇佑、得到神明的賜福。”
所以直到送她登舟,烏影也沒能打探出孩子的父親到底是誰,烏顏柏還是一如既往的口風極嚴。
從渡口回到王府,李從舟遠遠就看見了站在花廳外面賞花的四皇子淩予權。
而正堂之上,徐振羽將軍正在與王妃說著什麽,兩人手邊的案幾上,甚至
還沒擺上茶,足可見人來時間不長。
李從舟牽著雲秋走進來,兩人還沒進到花廳,王妃就高興地起身,給徐振羽拉出了花廳:
“快看!舅舅回來了!”
李從舟照舊是按著軍中規矩,行了軍禮喚了聲將軍,倒是小雲秋不知王妃套路上當,乖乖叫了聲——
“舅舅。”
徐振羽的嘴角偷偷摸摸往上揚了揚,面上卻還顧著他大將軍的金貴,不動聲色點點頭,“嗯,回來了?”
王妃才不慣著他,不等李從舟和雲秋兩個回答就繞過去挽住雲秋胳膊:
“秋秋跟阿娘來,舅舅可給你帶回來不少東西,有西域的琉璃、波斯的絨毯,還有一匹駱駝!走走走,阿娘帶你去看。”
“……駱駝?”雲秋的眼睛亮了亮。
王妃見他感興趣,立刻拉上人就往寧心堂的方向走,留下徐振羽有些懵地站在原地。
唯有四皇子若有所思地看著雲秋背影,過了很久很久,才突然拍拍李從舟肩膀道:
“從他當年穿著小裙子來找你,我就知道這位肯定不是一般人,兄弟,好福氣呀。”
李從舟睨他一眼沒說話,只快步追上雲秋和王妃,“母親您走慢些,莫說秋秋,陶大夫和尤大夫不都說您的咳疾不能疾走麽?”
王妃吐吐舌頭,和雲秋擠眼睛,“臭小子,現在膽子大,也竟然敢管著我了!”
雲秋偷偷樂,卻也拉住王妃手臂,借口自己累讓她放慢了腳步——
前世,王妃就是因為咳疾成癆早早過世的,如今是承和十七年,小陶和尤雪都看過,說是能控制。
王妃只好慢下腳步,以至讓李從舟追上了他們,後面還有不甘心跟上來的徐振羽。
這回,大將軍倒是找了個好借口,說四皇子淩予權已經告辭,說他還要進宮去拜見祖母和母親。
一行四人走到寧心堂的後院,寧王送雲秋的兩匹寶馬良駒正在草場中由馬師帶著跑動,而靠近門口的地方,拴著一匹高大的雙峰駱駝。
雲秋倒是知道這種沙漠動物,但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看見駱駝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
他趴到木制的圍欄邊上,盯著駱駝看了一會兒後回頭小聲問徐振羽,“舅舅,它不待在沙漠裏會死麽?”
徐振羽看著眼前的小家夥,聽著他自然喊出的那聲舅舅,忽然想起來那時候他歸京,曾經帶著三歲的小外甥去街上看過耍猴。
這孩子非要坐在他臂彎上,累得他手酸痛不說,還一路上問這問那,不是問他小猴子被栓走了它媽媽會不會難過,就是說鉆火圈好可怕,鬧得那老板還以為他們是故意去砸場子。
歲月匆匆、時光荏苒,眼前的小孩似乎還是當初那個小孩,眼神明亮、內心澄澈。
——怪他,到底被這人世迷了眼,沒能看到小秋秋身上不同於他們所有人的那種閃光。
“駱駝也可以在這裏生活的。”徐振羽解釋,說駱駝在沙漠只是因為它適宜、能夠,但是並非必須。
無垠黃沙裏,沒有食物沒有水,哪有駱駝喜歡在那裏面生存,養在京城又沒有天敵,每天還能有吃不完的苜蓿——多好。
雲秋聽了這般說辭,便徹底放下心,高高興興撲過去抱了徐振羽一下,“謝謝舅舅!”
這次,徐振羽終於臉紅了,第一次手足無措。
李從舟搖搖頭笑,看著外面西沈的落日,覺得日子果然在一天天變得更好,而王妃不住地笑,一點沒給自己哥哥留面子。
婚期一天天近了,婚服也改了好多次。
因為是七月秋孟,京中天氣已經漸漸轉涼,所以婚服從一開始雲秋在三月裏挑的湖絲,改成了外衫用蜀錦,裏面的交領金線喜袍用江南綢。
雲秋那間喜服外面的金線繡,是王妃跟其他女眷一起幫他繡的,其中張昭兒和小鈴鐺的針腳最明顯——銜珠險些變成了扁圓。
兩雙鞋子倒是都換成了雲頭湖絲履,是周山專程讓周承樂送來的,鞋面的金紅絲裏摻了貝粉,在夜光照耀下能隱約見到細碎的銀光。
從七月開始,寧王府內就是一片喜氣洋洋,仆從腰間都系上了紅腰帶,侍婢們也改換了紅絨花和紅發帶。
棲凰山別院也基本完成了改建,溫湯上重新搭出來一個臨水的小閣,在不影響京城守備的情況下,略微加高了些,能觀望星鬥和月相。
新房內的一應用具,王妃帶著白嬤嬤、點心等人反反覆覆檢查了十幾道,還趕工、仿照田莊修建了暖閣。
喜糖是雲秋自己挑的,他和曲懷玉都覺得京城裏就這麽幾種果子糕點最好吃,所以早早定下來包好。
等到七月十日,過了晌午,雲秋和李從舟都換好了婚服,陣陣鞭炮聲裏鼓樂起,兩人手持牽綢踏上紅毯。
寧王府的正堂花廳之上,寧王和王妃坐在一邊,另一側竟然坐著蘇馳。
雲秋的高堂早就過世了,後來派人去尋,也沒找到李書生或者月娘的親戚,所以最後——這個高堂之位,竟引得各方爭論不休。
徐振羽說他來,李從舟卻堅持讓圓空大師做,兩人相爭一番,最後卻紛紛被蘇馳說服。
蘇大宰相說他能夠發跡,全是仰賴雲秋當年的襄助,在他心裏,早就給雲秋當做自家兄弟。
徐振羽是王妃兄長,說到底,還是李從舟這邊的親戚,而圓空大師世外高人,做個見證還好,被當成高堂多少有點荒謬。
徐振羽說他不過,最後只能被寧王用主婚人的身份“哄”好,至於圓空大師,人根本就沒來。
只讓明義帶著他新收的小弟子明信來恭賀,然後送上了一本手抄佛經,希望李從舟和雲秋往後平安順利。
如此,蘇馳就以雲秋義兄身份,笑瞇瞇坐了高堂位。而在他們三拜後,寧王忽然站起來,攔住雲秋。
他從袖中取出一份小小的譜牒,這東西雲秋前世見過很多次,這是冠字譜,本該出現在冠禮上。
雲秋一下楞住,擡頭呆呆看向寧王。
而寧王掛著溫和的笑,某種隱含淚光,擡手輕輕摸摸他腦袋,“秋秋,以前是阿爹拘於年齡,以致……錯過許多。”
後來,他在輔國大將軍江鐮的生辰宴上得到啟發,曲懷玉年僅十五都已經有了冠字,那這,就是他的秋秋應得的。
“這個,本來是在你十五歲生辰時,就準備給你的賀禮,如今……爹將之重新贈與你,希望秋秋喜歡。”
雲秋顫了顫,慢慢伸出手去接過來那份譜牒,五寸長而僅有兩寸來寬的長方形譜牒內,是寧王瀟灑的字跡:
白藏應節,天高氣清。吾兒既誕中秋夜,便是應節應時,齊歲功、勉收成,惟願高天清正、護佑吾兒此生清寧、喜樂願遂。告祭天地宗廟,以字為:子清。
雲秋嗚了一聲,抱著那份譜牒忍不住想哭,卻又記著喜婆婆說婚禮之上不能哭,所以他一下撲過去、將腦袋埋入了李從舟懷裏。
李從舟看著懷裏抖成一團的小秋秋,想起來他曾經說過——前世,真假世子案揭破在二十歲。
雲秋正好錯過的冠禮,正巧沒能得到的冠字,在今生、這輩子都得到了圓滿。
於是他揉揉雲秋腦袋,替他開口,“謝父親。”
寧王揮揮手,也忍不住紅了眼眶,“去吧,路上小心,晚上別貪涼,賞月觀星多帶著披風被子。”
王妃已經別過頭偷偷抹淚,唯有蘇馳笑盈盈走上來,趁眾人不備偷偷塞了本經卷給李從舟,然後壓低聲音道:
“秋弟這幾個月身體不便,你可別想著欺負他,這東西送你,算是我這做哥哥的盡一點心。”
李從舟皺眉,低頭就看見藍色封皮的經卷上,赫然寫著——
《房中龍陽匹配三十三層天地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柏氏的聲音很輕, 但由於青平館內一片寂靜,二樓書畫社門口眾人,包括站得稍遠的若雲公主都將這話聽了個一清二楚。
雲秋本是一副懲處惡人、大義凜然的表情, 乍然聽見柏夫人這麽說,他眼睛倏然瞪圓, 像坐在酒樓茶肆裏聽見了什麽驚天逸聞。
襄平侯又是接連喊出三句“不可能”大聲否認,恨不得給他和柏氏行|房的時間地點、細則都喊出來。
若是換了中原其他女子,此刻多半要羞臊死,但柏氏來自苗疆, 且不是一般女子。
她半點不覺有什麽為難, 反而後退一步、諷刺地將方錦弦上下一番打量後, 道:
“您說這些, 自己不覺得可笑麽?哪個不良於行的男子能如您所說做到龍|精|虎|猛、身強體壯的?如何有孕、能否成事, 這——不都由我說了算麽?”
她不說這話還好, 一說這話襄平侯的臉上登時開了染缸, 再能言善道的嘴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旁人久經朝堂,多少能在這種時候控制住臉上的表情。而房梁上的烏影聽得興致勃勃, 要不是下面都是漢人官員、士兵,他可真像跳下去拉住柏氏, 要她細說說。
小陶雙手捂住嘴,憋得整張臉都紅了。若雲公主反而是恍然大悟,點點頭暗暗一握拳:
對, 回去就告訴昭兒姐姐, 話本子還能這樣寫。
跟他們不同,雲秋可是平生第一回經歷這樣的事, 他忍了半晌,最終沒忍住, 噗嗤一下笑出聲——
惹得太後皇帝頻頻回頭看他,李從舟無奈,只能給小家夥藏到自己身後去。
雲秋被他護著,笑得更加放肆,腦袋磕到李從舟後背上,雙手揪著他的袖擺笑得整個人都在顫。
李從舟無奈一嘆,盡力挺直了腰背站穩,對著眾人也是面無表情,側臉的冷漠弧度簡直和寧王一模一樣。
雲秋這一笑,襄平侯臉上的表情也難看起來,像是受到了莫大的屈辱,當即就要對柏氏動手。
他不良於行多年,曾經卻也是手腳健全、善於騎射的皇子、將軍,而且心氣高、殘廢後還一直連手上功夫。
雖說這一路羈押上京身上的暗器都被沒收了,但近距離擰斷一個人的脖子還是不在話下。
若換旁人,此刻定然已經被他扼住喉嚨弄死了,但柏氏多少算他的枕邊人,這麽些年也算熟悉他手段。
方錦弦眼神一變,柏氏就足尖點地後退了好幾步,叫方錦弦這一擊直接撲了個空。
而候在一旁的大理寺官兵也反應過來,急忙圍上前給方錦弦一下摁倒在地上。
可方錦弦即便殘了雙腿,這時候也爆發出來強大的內勁、幾乎四個人都摁他不住。
“是誰——?!是哪個畜生?!你怎麽可以這樣?!枉費我這麽信任你!你竟懷個孽種來壞我大事?!是誰,到底是誰?!”
柏氏聳聳肩,乖乖伸出雙手讓士兵給她戴上鐐銬,而後,才轉頭、對著方錦弦露出殘忍一笑:
“你永遠不會知道。”
方錦弦楞了楞,而後更瘋狂了,他一下用力掙脫開身上壓著的士兵,用手摳著地上的絨毯:
“烏昭柏你回來!你告訴我!到底是誰?!你收回去,你說這孩子是我的,是我的孩子!你回來——!”
然而柏夫人看都沒看他一眼,往前走了幾步後,還反過來回頭催促押解她的士兵,“我們走。”
事情鬧到如今這個地步,大理寺卿和其他兩位長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還是一齊跪下:
“太後,皇上,您們看這……?”
太後剛才已經擅專過一回,這次便主動讓皇帝來講,皇帝搖搖晃晃由三陽公公扶起來,半晌後咬牙道:
“方氏,罪大惡極、妄圖攥權奪位,以下犯上、忤逆奢僭,外結西戎、內蔑百姓,賦斂苛暴、毫無憐憫之心。著廢其侯爵尊位、籍沒家產,罪行曝於宗室朝堂以警眾卿。”
皇帝說完這些,身體已有些搖搖欲墜,最後是由兩名宮人並強撐著最後一口氣繼續道:
“卿等……明正典刑後,就拉到麗正坊登聞鼓檢院門口,俱五刑吧……”
俱五刑是俗稱的大卸八塊,比梟首示眾、腰斬、戮刮之刑還殘忍些,錦朝開國二百多年來,可只有不超過三人適用此刑。
不過皇帝的性子到底還是內斂,沒有當場嚷嚷出一句五馬分屍。太後搖搖頭,深覺便宜了方錦弦。
征西將軍方林遠錯信小人,念著兄弟情啟用名不副實的方林圖,以致數萬士兵命喪、山河淪陷,百姓流離失所。
貞康皇後顧念親情,留容本該因罪苦役的方林圖之女方月,最終導致自己被堂妹害死、一屍兩命。
先帝顧及皇室顏面和自己的體面,知道容妃方月罪行後卻只是處死她,命令有奪嫡執念的方錦弦出嗣,以致縱虎歸山。
而皇帝……
太後搖搖頭,他也因自己的錯信和失察,害死了昭敬皇後和自己的兒子,教訓也算是刻骨銘心了。
她搖搖頭,正準備讓皇帝處置之後的事,他要回壽安殿去,結果還未開口,皇帝就搖晃了兩下,忽然嘔出一口血。
“陛下?!”
“皇兒?”
三陽公公著急扶住皇帝,轉頭又急急忙忙喊了句:“叫太醫——快去請太醫啊!”
皇帝視線模糊,看見焦急走過來的太後、寧王,還有許多宮人太監,他的手往上伸了伸,最後卻什麽都沒抓住,兩眼一翻、就失去了意識。
坐在房梁上的小陶楞了楞,當即就轉過頭去想叫烏影帶他下去——他就是大夫,能處理緊急情況。
但烏影卻皺眉,對他搖了搖頭。
漢人朝廷麻煩,他們在這兒看熱鬧可以,但若是突然出現,無論救不救得了人,都會被有心之人攻訐。
小陶絞著他的衣擺,最後憤憤不平地咬了烏影手臂一下——他就說他不想來,但偏這蠻子非要帶他來!
烏影被咬,臉上表情扭曲,但他忍住了一聲沒吭,只等著小陶:小沒良心的,這麽好的看戲位置,他都沒帶別人來呢!
兩人眼神交鋒,下面書畫社裏卻已經亂成一團,太後只能緊急吩咐人給人犯包括若雲公主先羈押回去。
然後給皇帝先挪動到距離青平館對面的太子青宮裏,封鎖消息、靜待太醫到來。
寧王本來是想留下來幫忙的,但太後搖搖頭拒絕了,老太太用下巴一指那邊的李從舟和雲秋:
“帶孩子們先回去,別叫這些腌臜事嚇壞了。”
得到這般旨意,寧王當然是樂於奉旨行事,他抱拳拱手謝過太後,轉身就過來帶著兩人離開。
直到遠遠走出錦廊,他才看了眼大半身子藏在李從舟身後的雲秋,搖搖頭,露出個笑容,“你啊……”
——能說服太後拿出牌子,配合他們作這場戲,最後還給皇帝弄得吐血。
他家秋秋分明還是和從前一樣,慣會闖禍的。
不過能讓方錦弦那惡人伏法,讓皇帝認清楚此人面目,也算是大功一件。心腹大患去了,這麽辦很值。
所以,寧王給雲秋他們倆送上馬車後,就讓他們先回府,讓蕭副將帶隊護送。
雲秋唔了一聲覺得奇怪,挑開車簾仰頭眨巴眼睛看向他,“那阿爹你要去哪?”
寧王側首,回報給他淺淺一笑,“去陶記。”
雲秋一楞,想攔的時候寧王已經打馬跑出去好遠,他縮回來吐了吐舌頭,趴到李從舟肩膀上發大愁:
“……我這樣,真不會再變成紈絝麽?”
而李從舟只是摟著他悶悶笑,覺得前世今生直到這一刻,他才是真正的踏實了。
紈絝便紈絝吧,反正寧王府養得起。就算養不了,雲秋自己有錢,花自己的錢辦自己想辦的事,紈絝些也沒什麽不好。
“母親請先生到家裏來了,回去重新定日子,還有大婚的喜袍、喜服,都要重新量制。”
李從舟撓撓他下巴,“這之後,可還有得忙呢。”
雲秋唉了一聲,確實是還有好多事情要忙,除了他自己的婚期,還有之前很多想著可以回來解決的:
蔣駿辦完羅虎的喪事後,比他們提前了三天到達京城,除了羅氏族人的消息,還帶回來個七歲的小男孩。
這孩子姓羅,算是羅虎的遠房侄子,當年羅家落難,羅氏族人不是不願幫忙,而是大家的條件都不好。
蔣駿本來是要和雲秋商量後才決定要不要過繼羅氏族人的孩子給羅虎的,但那時候雲秋被方錦弦擄走了。
所以事情最後是李從舟和曲懷文等人定的,最後還是帶了這個孩子回來,交由城隅司一起養贍。
由於當時這個建議是雲秋提出來的,所以他作為保人得專程去一趟、訂立契書。
還有盤下來的布莊,掌櫃和夥計的人選其實早都定好了,但由於東家一直沒回來,所以開業之日也沒定。
生絲那邊雖然有周承樂和曲懷文替雲秋看著,但現在他好起來了,也還要去交割、收貨。
雲秋思來想去,決心躲個大懶。
直接給點心拔擢成經理大管事,以後錢莊、解行、善濟堂、油鋪、酒樓和布行上有什麽事,都只用找他。
榮伯、朱先生、馬掌櫃、沈敬他們幾個共同成為協理,幫著點心處理一應的事項。
點心當然願意替雲秋分憂,只是他去理會這些事後,雲秋身邊可就無人照料了。
“那就讓遠津先跟著你,”李從舟出主意,“遠津是跟著點心學的,一應事項也不會差。”
“啊?”雲秋奇了,“遠津照顧我,那你呢?”
李從舟聳聳肩,他從小在報國寺都是親力親為,回王府的一段時間裏也沒人在旁邊照應,“沒事的。”
遠津也保證,他一定會好好照顧雲秋。
但王妃和王爺知道這件事後並不同意,王爺身邊是有兩名小廝,他是當即就給那名叫元光的撥了過來。
王妃也幹脆讓白嬤嬤住到寧興堂,替他打理飲食起居,“你們倆孩子,怎麽遇到事還是不跟家裏商量?”
王妃一邊給他們布菜,還一邊指了指站在遠處的王府管事,“要是忙不過來,管事也可以借給你們。”
雲秋忙說不用,這怎麽使得?
不過最後他們還是拗不過王妃,白嬤嬤和元光都留在了寧心堂,老管事也可以隨時聽點心的調遣。
李從舟還是帶遠津出去,方便他在外應付,也讓朝臣們記住遠津的模樣,算是為了以後的政事鋪路。
雲秋這邊就乖乖窩在寧心堂內,每日看看賬、聽聽各鋪子掌櫃和管事的事,日子也還愜意。
婚期改了又改,最終定在七月十日,那是個上上大吉日,而且按照風水先生的說法,是合了雲秋他們的生庚,最適宜嫁娶。
新房經過商議後,幹脆布置在了棲凰山上的別院內——這樣既不用挪動雲秋,也不用改變寧心堂和滄海堂。
別院裏,也能有近半個月的時間重新布置,安排合適的人手。寧王當初買下這個別院就是為了送給雲秋,如今倒正好名正言順,直接就給官牙辦了地契更疊。
婚宴就在王府內辦,那些什麽跨火盆上花轎的東西,王妃直接略去,只留下了叩拜天地父母的三拜禮。
到時候賓客們留在王府吃席,世子和世子妃就單獨去別院,無任何人打擾地過他們的小日子。
為此,寧王專程走了一趟棲凰山上的皇城司,和那位指揮使兩人拼了三百壇酒,以險勝半碗的戰績,換得對方答應——會替寧王世子和世子妃提供保護。
王妃則負責擬定宴請的賓客名單、派送請柬,以及安排來往賓客所在的坐席、住宿等等。
鎮國將軍前日已經遞了折子,七月十日必然能趕回到京城,而四皇子聽說李從舟成婚,也跟著遞了奏疏。
惠貴妃能不能出宮前來還未可知,多半可能要照顧年幼的九皇子分不開身,所以徐家這邊也就暫定是三席。
寧王自從出嗣以後,就主動和皇室裏其他成員保持著距離,親近者不多,只邀請幾位興趣相投的朋友,比如同知將軍段巖。
剩下大量的賓客都是問了雲秋和李從舟,李從舟那邊簡單,就是送請柬到報國寺,請圓空大師他們。
圓空大師和幾位高僧沒給出明確的答覆,唯有明義師兄滿口答應,樂呵呵說一定會到。
至於烏影和他的屬下,李從舟早早單獨給他們留了一桌,讓他們能在婚宴上吃個盡興。
雲秋這邊除了自己鋪子、田莊上的掌櫃、夥計一應人等,還邀請了陳家村長一家和陳婆婆。
曹娘子家的曹屠戶、胡屠戶,還有一些曹家人雲秋也讓曹娘子請了,然後還有崇禮齋的關學正他們。
姚家油鋪、錢莊解行兩邊的折扇店、分茶酒肆、食肆的老板都收到了邀請,宴春樓的老掌櫃也發給他請柬。
還有蘇馳、小陶一家、白帝城的尤獻、曲懷玉和五公主、曲家幫諸人以及輔國大將軍一家人。
宴會的飯菜、酒水原本是王府準備自己辦的,但雨老板和曹娘子他們幾人商議後,攬下了這個活計。
宴驚鴻歇業一日,專程到寧王府上準備菜品,山紅葉也新釀出好幾種酒,寧王嘗了是讚不絕口,還提前管她定了不少。
這麽一趟折騰下來,寧王世子要成婚的消息倒是在京城中不脛而走,許多親貴和官員都送上了賀禮。
宮中太後更是按著親王成親的例,備了兩倍的厚禮,惠貴妃和宮裏的一應嬪妃都送了好多東西。
只是皇帝病著,甚至還不太清明,太後就做主以皇帝的名義賞賜了一些庫房裏有成雙成對好意頭的東西。
而在眾多皇子公主送來的賀禮中,五公主的十分特別,她送來了好大一口書箱,裏面打開竟然全是她搜羅來的各種話本子。
李從舟一看見那封皮上花花綠綠的書就頭痛,倒是雲秋蠻喜歡,高高興興打賞了幫忙送禮的小白,然後又指揮人給書匣擡進寧心堂。
雲秋不想自己成婚給掌櫃夥計們帶去負擔,所以告訴他們不要單獨送賀禮,人來就成。
但掌櫃、管事和眾多活計還是各有各的主意,都多多少少送上了一份自己的心意——
小邱帶著鋪子裏差不多年紀的小廝、小姑娘們買彩繩、彩線編了一大串祈福繩,上面栓滿吉祥鈴和福牌。還放到京城慈雲觀裏供奉了一天,算是添點喜氣。
方錦弦被俱五刑那天,小邱、烏影他們幾個都去湊熱鬧看新鮮,小陶則建議雲秋別去、看這種場面對安胎不好。
於是李從舟就帶著雲秋去了報國寺,給李書生和月娘重新修繕的合葬墳上了三炷香,告訴他們——惡人已經伏誅。
後來過了很久很久,少說是一兩年後,雲秋才從小邱那兒聽來刑場的細則——
說方錦弦在大理寺獄裏就想過自戕,本想一頭撞死,但他雙腿殘疾又戴著重枷,撞了好幾回都沒成功。
行刑當日裏鼻青臉腫、五官模糊,手指甲也因為他自己用力摳地面而剝落了好幾個,總之外貌看上去是人不人、鬼不鬼。
俱五刑一般是先挖眼,再割耳、割鼻,然後是割手和刖,在犯人遭受巨大痛苦時,再斬首、剁開軀幹。
可方錦弦所做之惡事太多,劊子手的家人們也是死在那三年的大疫內,他們幾人暗中商議,故意改換了行刑順序,將斬首調換到最後。
於是,那日到登聞鼓檢院刑場圍觀的百姓就看到——已經沒了鼻子、耳朵,眼睛瞎了,手腳分離的方錦弦,被劊子手攔腰砍斷。
斷開的上半|身軀幹還在刑臺上扭曲地往前爬了一段,最後才被砍下腦袋,可謂是痛苦異常。
雖然那幾個劊子手事後受到了三衙首領的責問,但並未具體受到什麽懲罰,百姓們反而很高興惡人伏誅。
雲秋他們在祭龍山上的同一日,皇帝終於緩慢轉醒,太醫們都說他是激怒之下氣血攻心,那口血嘔出來就沒事,往後也只需慢慢調養。
但他自己總覺得沒什麽精神,就算是到惠貴妃宮裏抱著九皇子逗弄,也時長會看著那孩子發呆。
旁人都在擔心皇帝的身體狀況,唯有惠貴妃給孩子從他懷中抱起來,提議要他去皇陵看看昭敬皇後和八皇子。
皇帝當時未發一語,但後來還是從明光殿傳出消息,說他預備要去皇陵掃墓、祭祖。
德妃劉氏對此多少是有些惶恐,畢竟她跟隨陛下這麽多年,還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她帶著兒子媳婦,還有剛出生的小皇孫,專程去惠貴妃宮裏請安,並詢問陛下的具體狀況。
“姐姐給心放回肚子裏,”惠貴妃笑了笑,“陛下沒事,只是需要時間來接受他自己。”
德妃聽著,還是有些惶恐不安。
於是惠貴妃只能將她的註意力引到孩子和孫子身上,從側面告訴她——即便陛下真有什麽事,她還有兒子可以仰仗。
德妃雖然聽不懂惠貴妃的弦外之音,但好在三皇子妃聰敏,一點就透,後來一段時間德妃果然看上去安定了許多。
只是,只是這種安定並沒能持續太久,皇帝到皇陵中拜祭過先祖後,繞到自己的帝陵前,卻發現了若雲公主早已冰冷的屍體。
公主一頭撞死在為昭敬皇後所立的神道碑前,身邊還有兩個脖頸上有割傷的婢女。
經查,若雲公主那日被思箏公主帶出來後,不知從何人身上摸到一枚腰牌,然後喬裝改扮出了湖心。
那時候皇帝吐血昏厥,太後要顧及後宮和前朝,所以湖心的守備一時有疏漏,就讓若雲公主鉆了空子。
她一路輾轉,沒有搭乘馬車,用自己的雙腿走到帝陵,那兩個宮女後來被發現,是負責擦碑的宮人。
她們倒下的方向是頭朝外、腳對著神道碑,而仵作驗屍也證明——兩人都是被人從後一刀割喉,作為兇器的刀,也在若雲公主倒下不遠處找到。
仵作和前來檢查的郎官推斷,這兩位宮人應當是發現了若雲公主,驚慌之下想要轉身去叫人,結果為公主所殺。
若雲公主頭上的血染紅了神道碑,她就那麽倒在碑下,沒有留下一點兒只言片語。
皇帝看著女兒的屍首,久久無言,最終只是命人收斂遺骸,按規矩附葬到她生母順宜皇貴妃的地宮內。
從帝陵回來的第三日,朝參。
一直稱病的文太傅這日卻破天荒出現了,他形容消瘦、病骨支離,卻手持笏板邁步出來,參了寧王一本。
他當然承認方錦弦的罪孽,但卻指出——寧王欺君犯上,事先並未通告皇帝陛下相關事項,以致皇帝嘔血。
還說朝堂上的兵馬人手便罷了,宮禁之內——寧王能調度的人手也多,太後行事也有幹涉朝政之嫌。
文太傅這麽說了,不少禦史也紛紛應和。
寧王聽著全無所謂,一攤手道:
“那挺好,這寧王位誰愛當誰當,我這就入贅徐家,銀甲衛和殺人莊,你們幾位大人自己去管理吧。”
文太傅楞了楞,舒大學士忍不住皺眉上前,“陛下你看,王爺他現在就是在威脅您——”
皇帝坐在金座上,看看自己弟弟,他了解淩錚,這人癡戀徐宜,讓他革名玉蝶去入贅徐家他是做得出來。
倒是文家、舒家……
皇帝閉了閉眼睛,在心裏暗自嘆了一口氣,再開口聲音沈穩,“幾位愛卿所奏之事,先稍後放一放,朕這裏,倒是有些要緊的事情要與諸位講——”
他揮揮手,讓三陽公公給奏折拿出來。
原來是老宰相龔世增預備告老還鄉,已經退還了官袍等物,只等皇帝圈批。
“老宰相病了多年,也確實年事已高,朕預備允準,加封一等文忠公,並賜黃金百兩許他返鄉。”
這話一出,舒黨和文黨的臉色都不好看。
尤其是舒大學士,他和文太傅交換眼神——這樣大的事,他們怎麽從未聽說?
朝臣們正議論紛紛,那邊三陽公公又往外呼喊,宣了太子、戶部的林瑕,以及一應江南官員上殿。
這下,舒大學士沈不住氣了,他轉頭看向文太傅,聲音壓得很低,“太子回來了?怎麽您沒告訴我?!”
文太傅掩口咳了兩聲,臉色更白,他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情,卻因牽動了病勢,咳喘更急。
太子大踏步走進來,先帶著一眾官員跪下給天子行了叩拜大禮,然後才轉頭看了文太傅一眼:
“太傅沈屙如此,倒不如跟龔相一般,早些回鄉修養。以免勞心傷神,折在朝堂之上。”
文太傅原本只是掩口嗆咳,聽見他這話,因病深陷的眼眶裏、那雙渾濁的眼眸倏然瞪大,他顫抖起來,滿面不可置信。
太子說完這句話後,卻再不看他一眼,徑直再拜叩首,“父皇,兒臣幸不辱命,在江南查到了這些年朝廷修繕錢款的去向以及貪墨眾多官員名錄。”
“還有,水源中的蠱蟲問題,也已經得到控制和解決,這些是整理好的證據和奏疏,還請父皇過目。”
三陽公公立刻派了小太監給那些東西都帶上來,呈到禦案上。
皇帝看見兒子回來,而且瞧他眼神鋒利、言辭間大有和文黨、舒黨割席的姿態,便明白——太子經過這一番歷練,已經有所割舍、成長。
“皇兒辛苦了,快起來——”
皇帝起身繞過禦案,親自下來給太子扶起,然後又讓太子身後的隨臣平身。
“兒子不辛苦,林大人才是真正的辛苦,他不良於行,卻堅持親自到田間山林窪地沼澤,好幾次涉險。”
“還有江南許多位大人,他們都幫了我很多、教會我很多。只是孩兒不孝,父皇病了、兒子星夜兼程,卻沒能近前侍奉……”
皇帝擺擺手,看著兒子很是欣慰,“小病,不妨,皇兒在江南替父親看顧百姓,才是要緊事。”
他們父子倆相扶到禦案前,皇帝又按著兒子肩膀上下給人一個打量——
先帝愛面子,而他盲目的仁善間接害死了許多人。原本他還覺得自己這個兒子文弱、沒有決斷,總是被文太傅這個舅舅用親情左右。
如今看來,太子去一趟江南當真是跟換了個人似的,竟能一反常態當眾諷刺文太傅。
從前看這孩子,皇帝只覺他仁善過度、昏懦有餘,無勇謀、不善斷,若不加歷練,將來很容易被外戚控制。
只是淩予檀是他和昭敬皇後文氏唯一留下來的孩子,也是他僅剩的嫡子,太子之位,他還不想許給別人。
如此一拖再拖,再想著用帝王心術禦下,最終至於寧王和他之間僅剩君臣,文家、舒家更自詡“太子黨”,在許多朝政要務上造成了阻礙。
如今太子既然回來了,他也便正好將朝政大事交給太子處理,去江南一趟他已經有了名望,如今,也該是立威的階段。
想清楚這些,皇帝拍拍太子的肩膀,讓他坐到禦案下首,然後讓三陽公公繼續宣讀聖旨:
宰相龔世增告老,特地寫了一封密折給皇帝,向他分析了朝堂之上的利弊,說需要有人來革除朋黨舊弊。
此人的人品不一定要太貴重,甚至不需要是什麽老臣、德高望重之輩,關鍵要不畏強權、敢於使用非常手段。
龔世增說他年老,門下的門生也多少參與了朋黨,他思來想去,向皇帝推薦了戶部正二品司長蘇馳。
自然,他也在信中坦言——雖然蘇馳確實在他家長大,但後來他去西北所行的一切事,宰相並不知情。
而且龔世增也給皇帝點出了戶部的局勢——戶部尚書之位空缺,蘇馳和林瑕的才能都不小,只是林瑕主持籍冊改革,更適合戶部主政。
蘇馳年輕,做宰相位本來不能服眾,可他要戰功有戰功,要文才有文才,而且人機敏又辯才無礙,正好能彈壓朝堂上所謂“太子|黨”。
皇帝思量再三,最後遵循了老宰相的建議,給蘇馳拔擢為正一品當朝宰相,統管文武百官;而林瑕因其在江南的建樹,升遷為戶部尚書。
文太傅等人根本來不及反應,太子就給出建議,說太傅病重、多年也未能料理六部,重新推舉了一位在納言閣的寒門宿儒來繼任。
至於納言閣這邊,太子根據在江南查到的線索順藤摸瓜,也一應裁撤了一批涉事官員。
雖說明面上是因為江南河道工事貪墨案牽扯導致的罷官,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批官員裏,可有非常多舒家的黨羽。
後來,七月份,有人看見舒大學士怒氣沖沖被拒之青宮之外,而文府也並未許他進門。
在太子成婚一年後,青宮裏終於傳出喜訊——正妃嚴氏有孕,而皇帝也在同日罪己、告病,將幾乎所有的朝政大權交給了太子來處理。
有太子監國,以蘇馳為相的這班朝堂算是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特殊時期,世家子弟不再如從前那般高高在上,寒門清流也能與之分庭抗禮。
襄平侯,或者說方錦弦和他的殘黨,也由太子主理,給出了相應的處罰——
西南大營的統帥楊參,為脫罪籍,在明知方錦弦陰謀的情況下為了一己之私、瞞而不報,以致釀下大禍。
本應處以極刑,但念在其之後心懷愧疚、也在此次西川城事件中積極配合,念其多年守邊,便功過相抵。
革除其在軍中一切職務,除罪籍返鄉養老。
侯府生還下來的幾個影衛,斬首的斬首、刺配的刺配,今年上剛入府的那批奴仆則放還本家。
至於柏夫人,大理寺獄和朝堂對外公布的消息,是說襄平侯夫人死在了獄中,實際上,卻悄悄恢覆了她的本名——烏顏柏。
雲秋本來要留她參加他們的婚禮的,若不是她最後在小舟上的照顧,他肯定不能平安等到救援。
結果,烏顏柏拒絕了,她摸摸自己已經明顯凸起的小腹,說了句叫人意味深長的話,她說:
“苗疆的孩子,還是應當誕生在苗疆,這樣才能受聖山庇佑、得到神明的賜福。”
所以直到送她登舟,烏影也沒能打探出孩子的父親到底是誰,烏顏柏還是一如既往的口風極嚴。
從渡口回到王府,李從舟遠遠就看見了站在花廳外面賞花的四皇子淩予權。
而正堂之上,徐振羽將軍正在與王妃說著什麽,兩人手邊的案幾上,甚至
還沒擺上茶,足可見人來時間不長。
李從舟牽著雲秋走進來,兩人還沒進到花廳,王妃就高興地起身,給徐振羽拉出了花廳:
“快看!舅舅回來了!”
李從舟照舊是按著軍中規矩,行了軍禮喚了聲將軍,倒是小雲秋不知王妃套路上當,乖乖叫了聲——
“舅舅。”
徐振羽的嘴角偷偷摸摸往上揚了揚,面上卻還顧著他大將軍的金貴,不動聲色點點頭,“嗯,回來了?”
王妃才不慣著他,不等李從舟和雲秋兩個回答就繞過去挽住雲秋胳膊:
“秋秋跟阿娘來,舅舅可給你帶回來不少東西,有西域的琉璃、波斯的絨毯,還有一匹駱駝!走走走,阿娘帶你去看。”
“……駱駝?”雲秋的眼睛亮了亮。
王妃見他感興趣,立刻拉上人就往寧心堂的方向走,留下徐振羽有些懵地站在原地。
唯有四皇子若有所思地看著雲秋背影,過了很久很久,才突然拍拍李從舟肩膀道:
“從他當年穿著小裙子來找你,我就知道這位肯定不是一般人,兄弟,好福氣呀。”
李從舟睨他一眼沒說話,只快步追上雲秋和王妃,“母親您走慢些,莫說秋秋,陶大夫和尤大夫不都說您的咳疾不能疾走麽?”
王妃吐吐舌頭,和雲秋擠眼睛,“臭小子,現在膽子大,也竟然敢管著我了!”
雲秋偷偷樂,卻也拉住王妃手臂,借口自己累讓她放慢了腳步——
前世,王妃就是因為咳疾成癆早早過世的,如今是承和十七年,小陶和尤雪都看過,說是能控制。
王妃只好慢下腳步,以至讓李從舟追上了他們,後面還有不甘心跟上來的徐振羽。
這回,大將軍倒是找了個好借口,說四皇子淩予權已經告辭,說他還要進宮去拜見祖母和母親。
一行四人走到寧心堂的後院,寧王送雲秋的兩匹寶馬良駒正在草場中由馬師帶著跑動,而靠近門口的地方,拴著一匹高大的雙峰駱駝。
雲秋倒是知道這種沙漠動物,但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看見駱駝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
他趴到木制的圍欄邊上,盯著駱駝看了一會兒後回頭小聲問徐振羽,“舅舅,它不待在沙漠裏會死麽?”
徐振羽看著眼前的小家夥,聽著他自然喊出的那聲舅舅,忽然想起來那時候他歸京,曾經帶著三歲的小外甥去街上看過耍猴。
這孩子非要坐在他臂彎上,累得他手酸痛不說,還一路上問這問那,不是問他小猴子被栓走了它媽媽會不會難過,就是說鉆火圈好可怕,鬧得那老板還以為他們是故意去砸場子。
歲月匆匆、時光荏苒,眼前的小孩似乎還是當初那個小孩,眼神明亮、內心澄澈。
——怪他,到底被這人世迷了眼,沒能看到小秋秋身上不同於他們所有人的那種閃光。
“駱駝也可以在這裏生活的。”徐振羽解釋,說駱駝在沙漠只是因為它適宜、能夠,但是並非必須。
無垠黃沙裏,沒有食物沒有水,哪有駱駝喜歡在那裏面生存,養在京城又沒有天敵,每天還能有吃不完的苜蓿——多好。
雲秋聽了這般說辭,便徹底放下心,高高興興撲過去抱了徐振羽一下,“謝謝舅舅!”
這次,徐振羽終於臉紅了,第一次手足無措。
李從舟搖搖頭笑,看著外面西沈的落日,覺得日子果然在一天天變得更好,而王妃不住地笑,一點沒給自己哥哥留面子。
婚期一天天近了,婚服也改了好多次。
因為是七月秋孟,京中天氣已經漸漸轉涼,所以婚服從一開始雲秋在三月裏挑的湖絲,改成了外衫用蜀錦,裏面的交領金線喜袍用江南綢。
雲秋那間喜服外面的金線繡,是王妃跟其他女眷一起幫他繡的,其中張昭兒和小鈴鐺的針腳最明顯——銜珠險些變成了扁圓。
兩雙鞋子倒是都換成了雲頭湖絲履,是周山專程讓周承樂送來的,鞋面的金紅絲裏摻了貝粉,在夜光照耀下能隱約見到細碎的銀光。
從七月開始,寧王府內就是一片喜氣洋洋,仆從腰間都系上了紅腰帶,侍婢們也改換了紅絨花和紅發帶。
棲凰山別院也基本完成了改建,溫湯上重新搭出來一個臨水的小閣,在不影響京城守備的情況下,略微加高了些,能觀望星鬥和月相。
新房內的一應用具,王妃帶著白嬤嬤、點心等人反反覆覆檢查了十幾道,還趕工、仿照田莊修建了暖閣。
喜糖是雲秋自己挑的,他和曲懷玉都覺得京城裏就這麽幾種果子糕點最好吃,所以早早定下來包好。
等到七月十日,過了晌午,雲秋和李從舟都換好了婚服,陣陣鞭炮聲裏鼓樂起,兩人手持牽綢踏上紅毯。
寧王府的正堂花廳之上,寧王和王妃坐在一邊,另一側竟然坐著蘇馳。
雲秋的高堂早就過世了,後來派人去尋,也沒找到李書生或者月娘的親戚,所以最後——這個高堂之位,竟引得各方爭論不休。
徐振羽說他來,李從舟卻堅持讓圓空大師做,兩人相爭一番,最後卻紛紛被蘇馳說服。
蘇大宰相說他能夠發跡,全是仰賴雲秋當年的襄助,在他心裏,早就給雲秋當做自家兄弟。
徐振羽是王妃兄長,說到底,還是李從舟這邊的親戚,而圓空大師世外高人,做個見證還好,被當成高堂多少有點荒謬。
徐振羽說他不過,最後只能被寧王用主婚人的身份“哄”好,至於圓空大師,人根本就沒來。
只讓明義帶著他新收的小弟子明信來恭賀,然後送上了一本手抄佛經,希望李從舟和雲秋往後平安順利。
如此,蘇馳就以雲秋義兄身份,笑瞇瞇坐了高堂位。而在他們三拜後,寧王忽然站起來,攔住雲秋。
他從袖中取出一份小小的譜牒,這東西雲秋前世見過很多次,這是冠字譜,本該出現在冠禮上。
雲秋一下楞住,擡頭呆呆看向寧王。
而寧王掛著溫和的笑,某種隱含淚光,擡手輕輕摸摸他腦袋,“秋秋,以前是阿爹拘於年齡,以致……錯過許多。”
後來,他在輔國大將軍江鐮的生辰宴上得到啟發,曲懷玉年僅十五都已經有了冠字,那這,就是他的秋秋應得的。
“這個,本來是在你十五歲生辰時,就準備給你的賀禮,如今……爹將之重新贈與你,希望秋秋喜歡。”
雲秋顫了顫,慢慢伸出手去接過來那份譜牒,五寸長而僅有兩寸來寬的長方形譜牒內,是寧王瀟灑的字跡:
白藏應節,天高氣清。吾兒既誕中秋夜,便是應節應時,齊歲功、勉收成,惟願高天清正、護佑吾兒此生清寧、喜樂願遂。告祭天地宗廟,以字為:子清。
雲秋嗚了一聲,抱著那份譜牒忍不住想哭,卻又記著喜婆婆說婚禮之上不能哭,所以他一下撲過去、將腦袋埋入了李從舟懷裏。
李從舟看著懷裏抖成一團的小秋秋,想起來他曾經說過——前世,真假世子案揭破在二十歲。
雲秋正好錯過的冠禮,正巧沒能得到的冠字,在今生、這輩子都得到了圓滿。
於是他揉揉雲秋腦袋,替他開口,“謝父親。”
寧王揮揮手,也忍不住紅了眼眶,“去吧,路上小心,晚上別貪涼,賞月觀星多帶著披風被子。”
王妃已經別過頭偷偷抹淚,唯有蘇馳笑盈盈走上來,趁眾人不備偷偷塞了本經卷給李從舟,然後壓低聲音道:
“秋弟這幾個月身體不便,你可別想著欺負他,這東西送你,算是我這做哥哥的盡一點心。”
李從舟皺眉,低頭就看見藍色封皮的經卷上,赫然寫著——
《房中龍陽匹配三十三層天地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